社群經營能穩定累積知名度與忠實粉絲,還能傳遞品牌的理念與特色。用心經營社群不僅能提升關注度,還可能將流量轉換為真金白銀的銷量,是現今品牌不可或缺的行銷方式。但成千上萬、大大小小的各式品牌都在經營社群,如何吸引關注與成為社群焦點已然成為社群經營者最需要下功夫的重點。有人穩紮穩打,每篇圖文都精心設計;有人親切互動,用心回應每一位粉絲的留言;當然,競爭愈激烈的環境,就愈可能有出人意料的操作出現——有人反其道而行,以極具爭議的言論吸引流量。
💥 黑紅也是紅?流量帶來銷量,高流量=高銷量?
淺談流量至上的利與弊
「XX歌手與OO歌手槓上!合作錄音傳不合大打出手,XX稱OO霸道又有情緒控管問題…爭議連燒半個月,XXOO竟一同出席記者會並握手言和,宣布兩人的合作新專輯即將發行…」這樣的事件,是不是很似曾相識呢?平平無奇地宣布消息,也許僅能吸引固有的粉絲,但若以爭議的方式呈現,就能吸引更多外部人士的關注、提升話題性。
在網路發達的現今,大眾對娛樂的需求愈來愈高,迷因文化充斥社群網路,深受年輕族群的歡迎。不少品牌發現此風潮,也紛紛跟上迷因熱潮,拋開以往力求精緻的社群經營方式,改以幽默、有梗的風格為核心:語氣口語平易近人、圖片有點粗糙甚至有點醜也沒關係,這樣風格的社群文案往往也能收到很大的迴響,是成功吸引流量與提升互動的方式。然而梗需要求新求變,絞盡腦汁的小編們的梗玩得愈來愈大膽,語氣辛辣、遊走在道德邊緣的話題也更容易獲得流量、提升品牌聲量。雖然輕鬆幽默的文案大家都喜歡,但仍要注意目標受眾能接受的尺度及社會觀感。當梗玩多了,也可能玩出火來,大部分的人只知如何引火,卻不知道如何掌握火侯,雖然流量衝高了,但卻都是撻伐的負面流量,即使獲得短期關注,卻可能對品牌形象造成長期損害。
😰玩梗玩過頭案例,小心為上,才是品牌長久經營的上上策!
🔹便利商店品牌
某便利商店品牌小編橫空出世,幽默辛辣的發言在社群平台上很受年輕族群歡迎。然而該社群小編一日回覆留言卻說出隱射歧視唐氏症患者的言論,讓不少網友感到不妥並指出問題。事後該社群小編雖發表道歉聲明,但言詞間卻隱隱透漏戲謔之語,讓更多網友感到不滿,甚至出現品牌抵制聲音。最終,品牌又發出一則沒激起什麼漣漪的道歉啟事,總算是平息了風波,但卻已造成品牌不可逆的形象損害。
🔹衛生棉品牌
A衛生棉品牌為宣傳自家產品消異味材質的衛生棉,在社群圖文上使用了粗鄙的貶意梗來表達產品優勢,引發大家的撻伐;B衛生棉品牌廣告找來男性網紅拍廣告,並讓網紅男扮女裝,以戲謔、充滿性暗示的廣告詞表現產品的特性,讓不少消費者有「醜化月經」的感受,也掀起一波抵制潮。衛生棉作為幾乎100%女性市場的產品,勢必要更關注女性消費者的想法與感受,在性平觀念普及的現今,許多品牌卻似乎未跟上時代的腳步,消費者喜歡幽默詼諧的文案,但幽默之前更重要的是尊重,才能讓消費者從心理層面認同品牌,也才有進一步消費的可能。
🔹洗沐用品品牌
知名國際洗沐用品品牌為了展現產品清潔、乾淨的形象,發布了一則涉及種族的廣告,廣告中的黑人女性在使用產品後,搖身一變成為一名白人女性,引發了各界激烈的爭議和公憤。雖然品牌緊急下架了廣告,但其種族歧視的標籤卻已牢牢釘在品牌的名字上,恐怕是其產品再強的清潔力都無法洗刷去的臭名。
從這些案例可以看出,流量至上的經營策略雖然可能在短期內帶來高曝光,但其負面影響可能對品牌造成長期損害。品牌在運用社群迷因或爭議話題時,需謹慎把握尺度,避免踩踏道德底線。
🧚♀️行銷以人為本,玩梗不能逾越道德的界線
品牌在制定行銷內容策略時,應充分了解目標受眾的面貌與接受度,充分市場調查或受眾分析,可以確保創作的內容被受眾接受,也避免因不當內容引發負面反響。
✨尊重多元文化與價值觀
品牌文案應考慮到受眾的多元文化和價值觀。避免涉及種族、性別、宗教等敏感話題,以免引發不必要的爭議和攻擊,不僅能保護品牌形象,還能提升品牌的社會責任感。
✨避免利用悲劇或敏感事件
利用悲劇事件或敏感話題來吸引流量,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都會引發不必要的爭議。品牌應以積極正面的方式進行行銷,而非利用他人的不幸來提升曝光率。
雖然社群流量競爭激烈,但品牌仍需在吸引流量和維護形象之間找到平衡,才是維護品牌長期形象和市場競爭力的關鍵。
|猛 貓 行 銷 |
征服腦波猛如貓.廣告行銷找猛貓!
🗺️ 708台南市安平區,建平14街96號
☎聯絡時間:週一至週五1000-17:00(國定假日公休)
Bình luận